首页  > 医疗技术  > 先进技术
新年新技术——我院成功开展首例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术
作者:本站 时间:2024-01-15 08:32 阅读:653

2024年1月12日,盐亭县肿瘤医院(盐亭县第二人民医院)静脉治疗专科护士马倩,在ICU何明强医生和护理部主任杜丽的协助下,成功置入我院第一例超声引导下塞丁格PICC置管术。

1.png2.png3.png4.png

2024年1月11日,60岁的李阿姨因“双侧卵巢高级别浆液性腺癌IIIC期术后化疗后4+年,化疗四程后4月”入院。因患者化疗次数多,外周浅表静脉经反复穿刺后已不再具备良好的化疗条件,穿刺难度大且每次的静脉穿刺将增加其治疗痛苦。故在静疗专科护士马倩与其详细沟通后,患者及其家属决定进行PICC置管。

在完善相关辅助检查、排除PICC置管禁忌症且做好相关术前准备后,静疗专科护士马倩于2024年1月12日中午为李阿姨进行了超声引导下的PICC置管术。置管术中创伤小、出血少、痛感低、置管位置精确。置管术后,各项生命体征平稳,患者未诉其他异常与不适。

该项技术的开展,填补了我院经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技术的空白,也标志着我院护理人员专科护理能力迈上新的台阶。

 PICC小科普:

一、PICC定义

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置管(peripherallyinserted

centralcatheters,PICC),指经上肢贵要静脉、肘正中静 脉、头静脉、肱静脉、颈外静脉(新生儿还可通过下肢大隐静脉、头部颞静脉、耳后静脉等)穿刺置管,尖端定位于上腔或下腔静脉的导管。

二、超声引导下的PICC置管术

PICC置管术包括盲穿、改良塞丁格技术(MST)PICC置管及B超引导改良塞丁格技术PICC置管术,其中B超下MST-PICC置管术对血管的损伤最小。

传统 PICC 对血管要求较高,血管条件不佳患者穿刺失败率较高, 需反复穿刺, 会增加患者痛苦并导致静脉炎、血栓等并发症。 在超声引导下行改良塞丁格穿刺 PICC 置管,能在超声全程可见下穿刺,定位准、成功率高,患者疼痛感较低,有效降低并发症。

三、PICC的适应症

①需要长期静脉输液治疗的患者;②缺乏外周静脉通路倾向的患者;③需输注致腐性或刺激性药物的患者,如化疗药物;④输注高渗性或黏稠性液体的患者,如胃肠外营养液、脂肪乳等;⑤需反复输血或血液制品,或反复采血的患者。

温馨提示:

我院从2007年开展多途径中心静脉置管,2014年成立静脉治疗专业小组,现拥有静脉治疗专科护士3名,形成了技术专业、管理规范、服务社会化的静脉治疗服务体系。我院静脉治疗小组承担院内外患者各类PICC、颈内外静脉、股静脉等中心静脉置管、输液港等各类导管维护。我院开设静脉导管维护门诊,旨在为肿瘤患者提供更好的静脉治疗,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。

我院拥有专业的静脉治疗技术及服务,欢迎有需要的患友前来咨询,盐亭县肿瘤医院将竭诚为您服务。

咨询电话:0816-7128220     0816-712832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