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T检查
原理
X线计算机断层成像 (Computed Tomography, CT )
应用X线束围绕人体检查部位进行连续断层扫描,扫描时间快,图像清晰。
分类
一般分为平扫和增强扫描
平扫为不注射对比剂的普通扫描,主要应用于对比度较大的组织,如肺、骨骼。
增强扫描则需注射碘对比剂后进行扫描,常用于肿瘤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。
适应症
头颅CT:颅脑外伤、脑血管意外、原发或转移性肿瘤;脑积水、脑脓肿、肉芽肿、寄生虫、先天畸形、脑萎缩及脑手术后复查等。
头颈部CT:
1.显示五官及颈部肿瘤的全貌,有无淋巴结转移;
2.鉴别囊/实性病变;
3.显示近期的血肿或脓肿;
4.显示肿瘤内钙化,脂肪变性或坏死;
5.显示肿瘤在眶内、鼻咽部等软组织的蔓延;
6.显示肿瘤的供血及与大血管的关系。
脊柱及脊髓CT:
1.椎管狭窄;
2.椎间盘病变;
3.椎管内占位性病变、髓内外肿瘤;
4.脊髓空洞症,目前MR检查为首选。
骨盆及四肢关节CT:良恶性肿瘤、炎症等。
胸部CT:纵隔内肿物的定位及定性,肺部良、恶性肿瘤、肺内弥漫性病变、胸膜及胸壁病变的准确定位,心包疾患等。
腹部CT:肝、胆、胰、脾、肾、肾上腺及腹膜后、腹腔、肠系膜等占位、腹内大血管的变异及动脉瘤;肝脏脂肪变、外伤血肿、手术后复查等。评价消化道肿瘤的外侵情况及炎症。
盆腔CT:盆腔内各器官(男、女),如膀胱、前列腺、精囊腺、子宫及附件的各种良、恶性肿瘤、炎症外伤等;检查前需憋尿,其它同腹部CT检查。
优点
1.检查方便快捷、价格便宜;
2.密度分辨率高,可定量测量组织的CT值;
3.图像清晰,解剖关系明确;
4.可进行不同平面的重建;
5.增强扫描可提高病变的检出且可协助定性诊断。
缺点
1.有电离辐射,慎用于孕妇、儿童。对软组织肿瘤的诊断效能,特别是定性诊断方面仍有很大的局限性。
2.根据正常组织和异常组织呈现的衰减值差异作为诊断的依据,如果衰减差异不大则影响诊断。
MRI检查
原理
磁共振成像 (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, MRI)
通过施加射频脉冲使人体中的氢质子受到激励,所发出的无线电信号经计算机处理而成像,组织间对比较好。
分类
一般分为平扫和增强扫描
平扫为不注射对比剂的普通扫描,有良好的组织对比,但定性诊断比较困难且有时难以发现小病症。
增强扫描则需注射钆对比剂后进行扫描,常用于肿瘤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。
适应症
1.神经系统:清楚显示颅脑及脊髓肿瘤,确定肿瘤位置及范围。功能性磁共振在脑部肿瘤的定性,定位,早期诊断及后续治疗方面价值较高;
2.颌面及颈部:包括先天性病变,占位性病变,炎症,外伤和颞颌关节病变等。对鼻窦,框内及颈部肿瘤的定位,定量,乃至定性诊断有很大价值;
3.胸部:包括胸部脏器的良、恶性占位性病变,炎症,外伤性病变等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。易于观察纵隔肿瘤及其与血管的关系。更好的显示肺癌,肺门淋巴结和胸膜侵犯情况;
4.腹盆部:包括肝、脾、胰腺、肾、肾上腺、膀胱、前列腺、子宫、卵巢、直肠等腹盆部脏器的良、恶性占位病变。在肿瘤的早期显示,血管的侵犯及肿瘤分期方面有很大优势;
5.骨与关节:能清晰显示关节内软骨、韧带、半月板、滑膜、椎间盘等。对于骨关节的良、恶性肿瘤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;
6.软组织:可观察软组织肿瘤存在与否,部位、大小、程度与周围骨骼、血管、神经间的关系;
7.乳腺疾病:可了解乳腺细微组织病变;良、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;对乳腺癌的早期诊断、肿瘤分期、术后评估有很大帮助;
8.循环系统:适用于心脏瓣膜,心肌大血管疾病检查。心脏功能成像能很好的显示瓣膜及心肌,评估心脏功能。
优点
1.无电离辐射损伤;
2.软组织和解剖结构显示清晰,对中枢神经系统、膀胱、直肠、子宫、阴道、关节、肌肉等检查优于CT;
3.多序列,多方向成像,可配合各种功能成像技术,为明确病变性质提供更丰富的影像信息。
缺点
1.价格偏贵、检查过程中易出现疲劳、厌烦和焦虑特别是定性诊断方面;
2.对运动性器官,如胃肠道常常显示不清;
3.对于肺部这类缺少质子的部位检查成像效果不佳。磁共振成像对钙化灶和骨骼病的显示不如CT准确和敏感;
4.多禁忌症,如体内留有金属制品的患者;
5.危重病人及幽闭恐慌症患者不适合检查。
来源:何雅坤(四川省肿瘤医院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