患者何某65岁,智力发育迟缓,日常沟通存在困难。3 天前,家属发现他进食鱼后出现呛咳、拒食现象,起初家属未引起重视,随着时间推移,老人出现不思饮食现象,家属这才意识到情况危急,紧急将其送到我院就诊。
接诊的内窥镜科副主任医师袁艳详细询问病史并查体后,明确提示“食道上段异物”,且已嵌顿3天,局部黏膜充血肿胀明显,若不及时取出,可能引发食道穿孔、纵隔感染,甚至大出血,后果不堪设想。
患者年龄大,又有智力障碍,无法配合常规胃镜检查,强行操作可能导致异物移位、黏膜损伤加重。袁艳医生坦言:“手术难度远超普通异物取出术,既要精准定位异物,又要确保患者在无痛苦、不躁动的状态下完成操作,对团队技术和默契度都是极大考验。”
无痛胃镜显神通,团队协作化险情
经过麻醉科周述慧医生术前充分评估,医疗团队决定采用“无痛胃镜下食道异物取出术”。周述慧医生为老人实施静脉麻醉,确保其在睡眠状态下保持平稳呼吸;消化内科李煜医生手持胃镜,通过高清内镜画面仔细探查食道,显示距门齿约15cm食管上段入口处见一长径约2.0cm鱼腮骨,一端已嵌入黏膜,周围伴有少量渗血,若强行牵拉可能造成黏膜撕裂。
内窥镜科主任杨清凤指示:“小心调整角度,用异物钳轻轻夹住鱼骨游离端,缓慢向外退出”。李煜医生全神贯注,在胃镜清晰视野引导下,精准操控器械,避开水肿黏膜,仅用约10分钟便将鱼骨完整取出。术后检查,食道黏膜无明显损伤,老人很快苏醒,吞咽疼痛症状缓解。
杨清凤主任表示,对特殊患者,我们不仅要靠技术,更要靠耐心。智力低下患者无法准确描述病情,术前沟通、术中监护、术后护理都需格外细致。这次能顺利取出异物,离不开麻醉科的密切配合,更得益于无痛胃镜技术的成熟应用, 既减少了患者的痛苦,又为医生提供了清晰的操作视野,让复杂手术变得更安全、高效。
一根小小的鱼骨,牵动着医患双方的心;一场紧张的手术,彰显了医者的责任与担当。在盐亭县肿瘤医院内窥镜科,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,以技术为刃,以仁心为光,守护每一位患者的生命健康,哪怕他们无法清晰言说,医者的守护始终在场。